第65章
硬茬
那天晚上,杜若的一番肺腑之言不免让甄稚也有些动摇,甚至开始怀疑,学医的决定是否源于自己对这个行业太不了解。但在接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前一天晚上,她的后悔另有其事——高考后的暑假,她为什么没有立刻去驾校报名学车?否则也不会被两个表姐压榨,通宵达旦在仓库里包快递。《千禧年代》的服装授权,让“禾女服饰”一时声名大噪,北京和天津的实体店的顾客络绎不绝,几家网店的订单量也直线上升。“岳山川,再给我拿一支圆珠笔!又没墨了。”郊区的仓库,夏夜虫鸣四伏,甄稚头上戴着矿灯,趴在地上手写快递单。旁边撕扯胶带的声音暂时停下,没一会儿,递过来一支新的圆珠笔。岳山川身体朝后面一躺,靠着货架,擡脚把快递箱蹬踹到旁边:“你姐就不能雇个人来发货吗?已经十点半了,我明天还得开车护送她去邮局取网购的汇款。”又向上指了指天花板,“还有,仓库的灯都不开,至于这么节省吗?”“你就当是来体验一下生活喽,岳大少爷。”甄稚甩了甩写得发酸的手腕,“我这两天才恍然大悟,难怪你从小到大出手那么阔绰。”“神经。”岳山川笑着骂她,“我听说你和张秋明天要去一趟制衣厂?”“对。网店有客人打差评,说有两款衣服货不对板,上身效果和电视上不一样。”甄稚正好填面单填得浑身疼,就站起来活动身体,从旁边的货架上抽出两件衣服,丢到他面前。其中一件是花灰色的拉链对襟针织衫,岳山川拆开塑料袋,拿在手里抖展开了,左右没看出毛病:“明明就是一样的。要说区别,那也是普通人和明星的区别。”“这你就不懂门道了吧?”甄稚随手从一个还未封箱的快递箱里拿出一条牛仔裤,隔着透明包装袋点了点后裤袋,“这是我们店里销量最好的牛仔裤,顾客反映提臀效果特别好。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贴袋口这里,张秋改良过,专门做得和育克线平行。”她接过岳山川手里那件花灰色开衫针织,挂在衣架上。衣服整体还算平整,但门襟处起伏不平,看着很没质感。“这件衣服呢,和设计师没…
那天晚上,杜若的一番肺腑之言不免让甄稚也有些动摇,甚至开始怀疑,学医的决定是否源于自己对这个行业太不了解。
但在接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前一天晚上,她的后悔另有其事——高考后的暑假,她为什么没有立刻去驾校报名学车?
否则也不会被两个表姐压榨,通宵达旦在仓库里包快递。
《千禧年代》的服装授权,让“禾女服饰”一时声名大噪,北京和天津的实体店的顾客络绎不绝,几家网店的订单量也直线上升。
“岳山川,再给我拿一支圆珠笔!又没墨了。”
郊区的仓库,夏夜虫鸣四伏,甄稚头上戴着矿灯,趴在地上手写快递单。
旁边撕扯胶带的声音暂时停下,没一会儿,递过来一支新的圆珠笔。
岳山川身体朝后面一躺,靠着货架,擡脚把快递箱蹬踹到旁边:“你姐就不能雇个人来发货吗?已经十点半了,我明天还得开车护送她去邮局取网购的汇款。”
又向上指了指天花板,“还有,仓库的灯都不开,至于这么节省吗?”
“你就当是来体验一下生活喽,岳大少爷。”甄稚甩了甩写得发酸的手腕,“我这两天才恍然大悟,难怪你从小到大出手那么阔绰。”
“神经。”岳山川笑着骂她,“我听说你和张秋明天要去一趟制衣厂?”
“对。网店有客人打差评,说有两款衣服货不对板,上身效果和电视上不一样。”
甄稚正好填面单填得浑身疼,就站起来活动身体,从旁边的货架上抽出两件衣服,丢到他面前。
其中一件是花灰色的拉链对襟针织衫,岳山川拆开塑料袋,拿在手里抖展开了,左右没看出毛病:“明明就是一样的。要说区别,那也是普通人和明星的区别。”
“这你就不懂门道了吧?”甄稚随手从一个还未封箱的快递箱里拿出一条牛仔裤,隔着透明包装袋点了点后裤袋,“这是我们店里销量最好的牛仔裤,顾客反映提臀效果特别好。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贴袋口这里,张秋改良过,专门做得和育克线平行。”
她接过岳山川手里那件花灰色开衫针织,挂在衣架上。衣服整体还算平整,但门襟处起伏不平,看着很没质感。
“这件衣服呢,和设计师没关系,主要是经手的工人水平不行——我们明天去工厂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他们在缝这件衣服的拉链时,没有给一个回拉的力,导致面料被抻长了。”
岳山川挑眉,忍不住去看她认真的侧脸:“你还懂这些?”
“那当然!小时候我爸经常带我去工厂,他没工夫看顾我,都是老裁缝边干活边带我玩。耳濡目染久了,制衣的工艺我还是能纸上谈兵的。”甄稚得意地摇头晃脑,“所以秋秋姐这次一定要带着我去。”
岳山川拿起另一件:“那这一款的问题是?”
“插肩袖,还是横条纹衫,肩部拼接处的纹路要对齐才干净美观。这一批次都要返厂重做。”甄稚指着纽扣门襟,“顺带还有个问题也要一并解决,就是把纽扣的开锁口换成竖着的。不然门襟就被横扣眼带得歪七扭八,看着很劣质。”
电子腕表每到整点就会亮起一瞬夜光。晚上十一点整。
“走吧,收工。”
由于能顺利拿下《千禧时代》的同款服装授权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,之前合作的小制衣厂产力不足,情急之下,大货订单依然签给了原来的红叶制衣厂——现在更名为“同袍服饰有限公司”。
翌日,甄稚跟在张秋身后,从出租车下来的一瞬间,看见原来熟悉的厂房矗立在眼前,只是换了大门两侧的招牌,一时感慨万分。
厂子换了主人,工人大部分还是原来的那批。新厂长带着生产车间主任、几个老裁缝在门口相迎,两代服装人再相见,江山已改,青山仍在。
外墙上张贴着鲜红的手写招工启事,浓墨斗笔,急招车缝工、大烫工、查货和验片员。应聘截止日期在两周前。
“无需相关经验,可从学徒做起。”
张秋的目光在底部的一行小字上停留了两秒钟,继续迈开长腿往里走:“刘厂长,生意做得很大嘛。”
新厂长是个秃瓢的中年男人。天气热,脑瓜子出了一层油汗,他不时掏出手绢去擦拭。
“当然是托了你们的福。《千禧时代》都成现象级爆剧了,我们厂能合作到这样的大单,实在是与有荣焉。”
张秋不露声色地说:“既然刘厂长已经摆明了态度,那我们就放心了。两款大货返厂的事,还要您亲自监督了。”
“你在电话里不都说了吗,还亲自跑一趟,多受累。”刘厂长引着两人上楼梯,“天太热了,先到会议室吹吹空调。小美女有什么不满意的,咱们边喝茶边聊。”